城隍尊神

「城隍」信仰從古代天子對於「水庸」的祭祀,再到轉化成為執掌人們旦夕禍福的神祇,隨著人們對祂的期待不斷增加,城隍爺的職司和掌理的業務也愈來愈多。認為祂的公正無私、明察秋毫、賞善罰惡,讓不論是在朝為官的政府官員,或者在世的黎民百姓,在處事或者是為人都能夠時時有所警惕。

左營舊城城隍廟城隍尊神顯祐伯,官位是秩四品,是古代鳳邑縣治由官方興建與負責祀典的城隍。逢有地方官員上任就職,或者是每月的初一、十五日,官員們都必須依照傳統的習俗,準時到城隍廟向城隍爺上香頂禮致祭。

當我們來到城隍廟進入廟內時,危坐在正殿中央的即是城隍尊神,兩旁則有文武判官、日夜遊巡、七爺謝將軍、八爺范將軍等諸位神祉,就好像進入到古代的衙門一樣。而位在正殿內最大尊的神像,即是泥塑的「鎮殿大城隍公」,一般信眾是無法進入到正殿的神龕裡面,只有廟方的執事人員,或負責整理廟務的人員,才可以進去。依次,在鎮殿大城隍前面,以「軟身」方式所雕刻,總高七呎六吋半,頭戴官帽、身穿紅色清代補服、官靴,神情肅穆、目光炯炯有神,常令參拜者不寒而慄的「二城隍公」。每逢辦理出城隍巡繞境或者各地方辦理大型迎神賽會的時候,都非常喜歡邀請二城隍公參與,而且都認為只要二城隍公出馬,任何的活動都會辦的非常的順利。二城隍公延續清代傳統的造型,又是城隍廟內歷史最悠久的神像之一,因此,非常受到信眾的熱愛。

在二城隍公神像雕塑的風格上,在傳統的神像雕刻中,除了有漳州派與泉州派的不同以外,在雕刻的型態上又分為「連座」、「拆椅」、「軟身」等不同的方式。所謂「連座」,即是在雕塑的過程當中,也把神明坐的椅子納入祂的型態當中,包括椅子、神像一體成型。「拆椅」則是在神像的雕塑過程當中,只針對神明的樣貌本身進行雕塑,身體與下肢呈現L型。雕塑完成後,再製作一把椅子,讓神像可以安然的坐在椅子上面。而所謂的「軟身」,即是在製作的時候,依照人體的四肢、關節等結構進行設計。製作完成後的神像,四肢關節皆可彎曲轉動,如同真人一般。

在古代的時候,一般鮮少會雕塑大型的神像,一來是過去的廟宇廟堂都比較狹小,二來如此大型的神像,在製作或搬運上皆不甚方便。但若真的要雕塑如此大型的神像時,大多會考量以「軟身」的方式來進行製作,不僅在雕刻的木料取得上較為容易,甚至在搬運上也較為的便利。舊城城隍廟二城隍公即是以「軟身」的方式製作,神像總高為七尺六寸半,相傳為清代由唐山師雕刻而成。

民國八十九年,舊城城隍廟因加入全國城隍信仰聯誼會之故,頻繁參與各地迎神賽,為了保護具有百年歷史的二城隍公神像金身,於當年經委員會決議進行二城隍公「副駕」的製刻工作。雕塑製作過程,舊城城隍廟原意雕刻一尊較小之神像,以便於參與全臺各地之活動,並在旗山某位信徒介紹之下,委託臺北某一雕刻師傅進行製作。數月後,當這尊城隍副駕由臺北運回高雄時,經委員會發現,新雕二城隍副駕不僅選材不當,神像多處龜裂,甚至在整體的比例和樣貌,均與當初雙方議定之標準相差甚遠。因此,這尊副駕神像就在舊城城隍廟與雕刻師傅雙方協調之下,將神像退還、加以焚毀。

有了這次的經驗之後,為了考量雕塑的品質和水準,輾轉經爐下信徒推薦,建議由臺南「啟村雕塑工作室」陳啟村老師進行雕塑,並以「擲筶」方式取得城隍爺的認可。在「擲筶」請示的過程,城隍爺除了應允由臺南陳啟村老師進行雕塑外,甚至還指示,新雕刻之副駕,不論在尺寸、比例、樣貌、體態、面容和服飾等,均要比照原有的軟身神像進行雕塑。過程中,包括「選材」、「開斧」、「入神」、「開面」,都要遵循傳統禮節、謹慎辦理。新刻二城隍副駕雕塑工程幾經波折和考驗,終於在陳啟村老師和舊城城隍廟管理委員會共同努力之下,在民國九十一年十月完工,舉行開光大典。

鳳邑舊城城隍廟全球資訊網

電話:07-5832356
地址:813高雄市左營區店仔頂路1號
電子信箱:bosker514@yahoo.com.tw
LINE- ID:

服務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