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營庄

左營庄」於舊城北門外,為一甲至七甲之範圍,是明鄭萬年縣時期「宣毅左衝鎮」於所駐的墾地,因此而得名。目前所在大約以左營大路兩側、勝利路以北、蓮潭路以西、海功路以南所圈劃的區域。
明治四十二年(1909)行政區里改制之後,當時的左營與埤仔頭劃設在臺南廳打狗支廳興隆外里與興隆內里之下,是打狗支廳非常重要的兩個行政區,也是區治的所在。
大正九年(1920)日本第八任臺灣總督田健治郎,將臺灣的行政區域又做了一次徹底的改變,將高雄州分為九郡、六街、四十四庄。高雄轄一街四庄,四庄包括:左營庄、楠梓庄、仁武庄、燕巢庄。大正十三年(1924),高雄廢郡,高雄街升為高雄市,原來的左營庄、楠梓庄、燕巢庄劃入岡山郡。昭和七年(1932),岡山郡的左營庄內之前鋒尾與桃仔園兩大字,劃入高雄市役所管轄。直到昭和十五年(1940),再納入左營、廍後、廍尾、洲仔、埤仔頭、店仔頂、前鋒尾、桃仔園等聚落。民國三十五年臺灣光復行政區域重新劃分以後,以後左營正式調整為區。

左營元帝廟

廟  額:元帝廟
主  祀:玄天上帝
配  祀:二甲夫人媽、三甲福德正神、四甲朱府千歲、五甲玄天二上帝、玄天三上帝、玄天四上帝、玄天五上帝、曾家清水祖師、太陽星君、田都元帥、觀音佛祖

廟史沿革:
元帝廟左營地區居民習稱「大廟」,為左營庄一甲至七甲之公廟,亦由庄內一甲至七甲之信徒代表所組成之管理委員會進行管理。
針對元帝廟的歷史,雖然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重修鳳山縣志中未有記載,但是根據元帝廟所存嘉慶癸亥年(1803)信士盧廷獻所致贈的「神靈感應」匾以及咸豐甲寅年(1854)福臺灣總兵曾元福敬獻「保衛官民」匾額推測。元帝廟興建的年代應在乾隆末年至嘉慶年間。
另根據耆老口述,左營元帝廟前身原是以祀奉二甲臨水夫人媽,是最早來到左營庄的神明,在明末清初時,即以草寮搭造簡單的小廟進行奉祀。在發展過程中,慢慢的三甲和四甲也結合了進來,並且將他們所奉祀的福德正神和朱府千歲,一併請到小廟中一起奉祀。甚至,還因為朱府千歲的神格比較高,因此夫人媽就把主神的位置讓給了朱府千歲。
後來到了乾隆末年至嘉慶初年間,曾姓的人家在萬丹港外(左營港)捕魚蝦的時侯,意外的撈獲一尊玄天上帝的神像,因此將這尊神像帶回家中加以奉祀。曾家因為有了這尊玄天上帝的保佑,因此出海捕魚,常常是滿載而歸,漸漸的香火也愈來愈鼎盛,信徒漸漸多了起來。而又適逢曾家在地方上的名望頗高,經庄內耆老商議,提請公決,決議恭請玄天上帝入廟奉祀。並經玄天上帝與朱府千歲、夫人媽和福德正神的同意後,決議將原廟的主神改為玄天上帝。
而元帝廟的重修記錄,根據《鳳山縣采訪冊》記載:「真武廟(祀元天上帝,亦名北極大帝),一在左營庄(興隆)縣西北十六里,屋六間光緒九年林源和重修。」臺灣光復民國四十一年送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廳申報時,即以「元帝廟」之名登記申報。
而元帝廟歷經多次修建,包括在光緒九年、民國六十一年皆有重修;民國六十五年六月十五日舉行五朝祈安清醮大典。民國七十一年經玄天上帝於舊曆三月初三日聖諭,在蓮池潭中安奉黑令旗。民國七十八年九月發爐指示興建北極亭及玄天上帝聖像,並於八十四年十二月竣工完成。


左營豐穀宮

廟  額:豐穀宮
主  祀:神農大帝
配  祀:天上聖母、中壇元帥、福德正神、華光天王、草螟公、草螟婆、西秦王爺、千里眼將軍、順風耳將軍、虎爺、太歲星君、文昌帝君

廟史沿革:
豐穀宮主祀的神祇是神農大帝和天上聖母,根據豐穀宮廟碑所記載,相傳於日治時期,某次城隍爺出巡之時,隊伍走到舊城東門一帶,某位善信交付一尊清代官方祭祀的神農大帝神像一尊。
當時信徒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尊神像,因此在請示元帝廟玄天上帝過後,依照祂的旨意暫請回元帝廟中一同奉祀。但是那時候許多的信徒認為,此事並不妥當,因此以一廟不能祀奉二帝為理由提出異議。於是在大正十三年舊曆3月,將神農大帝遷至目前左營高中宿舍附近的檨仔園搭設草寮供奉。
因此,根據續修《臺彎府志》記載:「先農壇在縣治東門外。」證明早在1774年以前,在興隆莊的舊城東門外,即以搭設壇制的方式進行祭祀。在重修《鳳山縣志》更清楚描述先農壇的型制:「先農壇。在縣治東郊。壇制:高二尺一寸,方、廣二丈五尺,坐北向南;陛四出各三級。壇前,耤田四畝九分。壇後立廟,奉先農之神【神牌高二尺四寸、廣六寸;趺高五寸,廣九寸五分。紅質金字)。」可見在當時的神農壇已略具規模,也開始出現以「神牌」的方式進行祭祀,不再只是一座臨時的祀壇而已。
甚至這座先農壇還已經出現了用來儲放祭器、農具以米粟的廂室,以及供農夫所住的配房都已經具在。每年生產的米粟,都還要造冊報布政司送戶部查核。但是這座神農壇在後來,也隨著鳳山縣治的遷移,逐漸頹圮,神像可能因此流落到了民間。根據《鳳山縣采訪冊》記載,「先農廟,在東門外春牛埔,縣東南半里許,屋一間,創建莫考。今已傾圯,其旁社稷壇在焉。」。
到了日治時期,當時,高雄州牛瘟四起,左營庄也不能幸免於難,疫情四起。在不知所措之時,經神農大帝指示需恭請北港三媽南下收瘟。因此,便派遣信徒搭乘火車自北港朝天宮請回媽祖令旗(一說為適逢北港媽祖南巡,另一說為扶鸞的時候,經桌頭證實是由北港三媽落駕,又一說為某信徒家中原本就有北港媽祖令旗)。在牛瘟過後,百姓為了感謝媽祖的神威,由陳同先生製作三媽令牌,與神農大帝一同恭奉於檨仔園草寮內,直到後來才雕刻金身。
民國三十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軍的戰情漸漸失利,長期遭受壓抑的民間信仰逐也漸活絡起來,因此有信徒提議,倡建新廟來供奉神農大帝和媽祖經善心人士捐地以及鄉梓踴躍捐疏,在同年八月動土興建豐穀宮,民國三十五年四月完工落成。又因為豐穀宮是左營地區光復後第一間重蓋的廟宇,因此俗稱為「新廟」。目前的豐穀宮的樣貌,則是民國九十六年動工興建,民國一佰年五月二日入火安座迄今。

鳳邑舊城城隍廟全球資訊網

電話:07-5832356
地址:813高雄市左營區店仔頂路1號
電子信箱:bosker514@yahoo.com.tw
LINE- ID:

服務地點